数学杂志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2022年高考数学,俗手说难,本手说好,妙手说高

比如围棋,一个极简的数字世界——纵横只有19条线,361个交点,361颗子(黑181,白180),可是多少年来,人们却是下也下不完。人人都想成为下棋妙手,却不知,巧局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若想成为妙手,须得从本手做起,读懂棋源,悟透棋理,大拙才能成巧。

这次高考题纵然再难,也应该是有解的,而如果解题所用知识在课本上能能找到,题就不超标,就不应算难题。

因为平时模考,无论教师组卷、学校出题,还是聘请外校名师、专家命题,都不过是已有试题的组合,因此,测出的分数,并不是学生真实的数学水平,只是他们“见多识广的“虚像”——“刷题破万道,模考熟脸多”,学生平时刷题越多,模考时“撞见熟脸”的几率就越大,考试时得分就会越高。但是,正式高考,绝不会是“旧题重组”,一定是“新题初现”,如此情况下,考生遇不到熟脸,感觉题难,一点也不意外……

俗话说,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题目都是从课本知识变来的,再难的题目也能从课本里找到答案。所以,所谓的高考试题难,并非是题目本身难,只不过是个别考生(或教师)的一种自我感觉而已,是自己没有将课本读通,读透,未能将知识融会贯通,平时刷再多的题,也只是“举一反一”,未有培养起“举一反三”的能力,更未培养起遇到新问题,抽丝剥茧,“去伪存真”,用已有知识探究解决问题新方法、新路径的创新创造力!

今年高考,有人说,数学又难出新高,不少考生是边答题边流泪。有考生表示,高中三年来,自己做过的所有试卷都没有这次高考的一半难……

当下的高中教学,三年课程,两年学完,是人所共知的,山东有位校长甚至提出要一年学完,剩下的时间去干什么?美其名曰复习备考,而实际上不过是刷题模考。这种做法,无异于在培养数学俗手。

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,数学很奇妙。,十个数字简单,却“造化钟神秀”。

“数是万物的始基”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更是“坐实”了这一论点。

刷题模考,是舍本逐末,短时期内见效,学生自我感觉良好。但从全局来说,却是自欺欺人,自毁长城。

这次高考题真难吗?笔者以为并不尽然。

俗手弃课本读考典,本手视课本为宝典,妙手把课本当经典;俗手刷题,本手做题,妙手悟题!面对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,俗手说难,本手说好,妙手说高!

现在考生做不出来,只能说明考生学艺不精。你不会做,题目就难吗?多数考生做不出来的,题目就难吗?世人都知“三人成虎”的虚妄,那么“三人成难”也就不一定正确。

(作者:李玉柱,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,欢迎指导,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,违者必究。)

作为“万物始基”,“易和难”是数学的两端:1+1=2,人人都觉得简单,但数学高处,很多人却 “不胜寒”。

谨以此文作为2022年高考作文的答卷!

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,从算术到代数,从初等到中等到高等,数学难度越来越大,所以,高考数学题难是一种“常态”,不难才不正常。

可是偏偏有些人,不愿脚踏实地,一步步学起,不下功夫读棋语,悟其理,只热衷于读名局、妙局甚至残局,盲信所谓技巧,以为”看局“多了,记住了所谓的技法、套路,就能成为妙手。岂不知,围棋361,局局不重复,真正的对弈,没人会按套路落子。只会背棋谱者,一遇新局,便会黔驴技穷,束手无策,思路全无,老虎吃天,无从下口,最后只能沦为俗手。

学生为什么会感到这么难?正像考生说的那样,这些试题太刁钻,自己做了那么多试卷,都没见过这样的难题……

既然考试内容是课本上的内容,解题用到的、的知识是课本上的知识,那么作为考生个人,应当反思“我为什么做不出来?问题出在哪里?”作为教师和学校,应当反思“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做不出来?我们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?”而非是去诘问出题者!